发布日期:2023-08-24
白事是地方用语,指的的丧葬,中国民间白事礼仪是带着美好的祝愿的,分为送终,报丧,入殓,守铺,搁棺,居丧,吊唁,接三,出殡,落葬,居丧。在中国近现代改革丧葬礼仪的过程中,又出现了另一种“科学主义”的论调,总有一些人固执地认为丧、殡、葬、祭耗费钱财、人力、土地资源,所以要尽量压缩以至于无。
丧葬白事有哪些讲究?通常流程如下:
1、选寿穴,做寿材,选寿衣
在中国各地的民间习俗之中,都会很注重老年人百年时的相关准备,而老人也并不忌讳,提前准备这些东西。
2、临终关怀
送终是中国人十分注重的一个习俗,所以当家中老人处于弥留病重之际,所有人都必须停下自己的工作,赶回家中陪伴在老人的身边,陪老人走完生命之中的最后一程。
3、寿终正寝
其实中国人常常说的寿终正寝的意思,就是老人去世以后需要将老人移床至正堂,也就是家中的正厅堂之中,因为这里是家中供奉神位的地方。
4、更衣,点长明灯
民间的习俗规定,老人去世时不可以穿着生病时的衣服,所以必须换上寿衣。另外民间习俗以为,需要为去世的人准备长明灯,才能让其安然达到另外一个世界。
5、报丧
将亲人去世的消息告知亲朋好友,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习俗。
6、守灵、吊丧
在未出殡之前,逝者的灵柩置于灵堂之上,亲人必须时刻守护着,谓之守灵。吊丧指的是亲友对逝者的祭奠吊唁等活动。
7、择吉日,起灵出殡
民间出殡一般以逝者去世三日以后为准,各地出殡仪仗多有不同。
上一篇:面对寿衣如何进行选择?
下一篇:什么叫中元节
联系我们
CONTACT___US北京德诚殡仪服务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