灵堂布置中需要注意的哪些事项

灵堂的布置,讲究的是要体现庄严、肃穆、哀痛的气氛,不要表现出轻浮华丽的情调。灵堂布置是否成功,检验的标准应看是否能使人一步入灵堂便油然而生沉痛之感。灵堂的布置,一般着重在灵堂门和灵堂两个部分。灵堂门的布置主要是门框上应悬一大型白纸长方型的横额,中书“灵堂”二字,以示灵堂由此而入。灵堂门首须有照明装置,横额下在门框中间挂上中间大两边小三个素球,两侧贴白纸门联。门联可根据亡者生平功绩请人特撰,如果有困难,亦可根据亡者情况在通行灵堂门联中选用。   灵堂正厅的布置,上首登墙好悬挂布幕,布幕可用白

查看详情

骨灰盒的种类和选择

骨灰盒的种类和选择 骨灰盒是用业收殓骨灰的盛具。随着新工艺、新材料的开发运用,骨灰盒的种类日益增多,外形也越来越精美。目前社会上出售的骨灰盒有五大类: 一是木质类; 二是金属类; 三是化玻类; 四是石质类; 五是陶制类。 在每一类中又可包括若干种,比如木质类里就有楠木骨灰盒、硬木骨灰盒……等等。 骨灰盒的选择,主要应当根据有关地区的风俗习惯、丧家的审美爱好、存放地点的气候环境、各自的经济条件等因素来确定,不能笼统地认为越大越贵就越好,丧家在购买骨灰盒时,应当

查看详情

葬礼习俗是怎样演变

中国原始社会时期,逐渐产生了宗教迷信灵魂不死的观念,过去没有亲人死后埋葬的习惯。自产生发灵魂不死的观念以后,就有了埋葬亲人的习俗。 中国原始社会时期,逐渐产生了宗教迷信灵魂不死的观念,过去没有亲人死后埋葬的习惯。自产生发灵魂不死的观念以后,就有了埋葬亲人的习俗。唐杜氏《通典》说太古时代凶礼中规定?古之葬者,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,不封不树,丧期无数,后世圣人易之棺椁"。 在半坡遗址墓碑中,埋葬的死人多是头朝西,表示灵魂寄托西方的意思。这种宗教信仰,对祖先的崇拜观念,在我国母系氏族就产生了。

查看详情

寿衣颜色之说法

  在源源的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,清初剔发易服后,汉人羞见祖宗于九泉之下,所以在脸上蒙一块白布,后来形成了这个风俗。   世界上大约再没有哪个民族因为穿自己的民族服装而被大批屠戮的------除了中国人之外。是中国的汉人,因为穿自己的民族服装汉服,而被大批杀戮。当年他们是抗争了的,抗争的结果是:活人不许穿,死人可以穿。于是在大约三百六十年前,汉族人死去之后,才可以脱下别族的长袍马褂,穿上自己的民族服装,并在脸上蒙一块白布,表示无颜见地下的列祖列宗。这一习俗,延续了三百多年,三百多年来,汉服只能作为

查看详情

什么叫中元节

中元节,俗称鬼节、施孤、七月半,佛教称为盂兰盆节。与除夕、清明节、重阳节三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,也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。中元节有放河灯、焚纸锭的习俗。 农历正月十五日称上元节,乃庆元宵,古已有之;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,祭祀先人;十月十五日称下元节,乃食寒食,纪念贤人。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日,部分地区在七月十四日。 中元节原是小秋,有若干农作物成熟,民间按例要祀祖,用新米等祭供,向祖先报告秋成。因此每到中元节,家家祭祀祖先,供奉时行礼如仪。七月十五上坟扫墓,祭拜祖先。海外华人华侨

查看详情

对寿衣很有讲究,必须遵守这三点!

 在中国的丧葬文化中,对寿衣很有讲究,必须遵守这三点!   在中国的丧葬文化中,很许多需要讲究的东西,比如说停尸、报丧、吊唁、入殓、下葬、哭丧、做七、招魂、下葬择日等等等等。今天主要为大家讲讲关于丧葬文化中寿衣方面的一些小知识,如果大家对其他方面感兴趣,可以在下方留下评论。   穿寿衣的规矩是几千年流传下来的,是一件很讲究的事,如果中间有什么差错失误,不仅会遭到别人的嘲笑,自己也会感觉这样对死者和生者都太好。   首先,古人们认为,在人间成双成对是一件好事,但在阴间,单数才是吉利的,原因

查看详情

民间丧葬风俗习惯

丧葬习俗流传至今,已经有几千年历史。世界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丧葬习俗。虽然丧葬品准备及丧葬程序不断减化,但是主要内容并没有太大变化,并且流传至今,家家躲不开,离不了。丧葬文化,也是中华民族,几千年文化文明史中的一部分,它涵盖了儒家、道家、佛家三大教派的思想理念。丧葬习俗懂的人不多,但是,做白事司仪行当的人却不少。 仪式 1.停尸仪式:他被移到正屋明间的灵床上,在亲属们的守护下度过生命中最后的时刻,这叫做“挺丧”。 2.报丧仪式:报丧可以说是人死后

查看详情
55 条记录 5/5 页 上一页  1  2  3  4 5

联系我们

CONTACT___US

    北京善孝堂寿衣殡葬服务中心

    电话:18001226066
    地址:北京
    手机:18001226066
    微信:15122588548

15122588548电话
联系我们地图
分享分享
邮箱